早起计划:这样做,你也能第一个到办公室
高效抗击拖延症:引爆自律力的行为心理指南
进度条
0:00
12:34
这一讲,我们将进入「术」的模块,我会和你讨论听完就能马上落地的战拖 8 大典型应用场景。
第一个场景是:早起。
你可能听说过苹果 CEO Tim Cook 每天 3 点 45 分起床,4 点半给员工发邮件,5 点去健身房;前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起得更早,每天 3 点起床,然后跑步 5 公里,接着持续工作到晚上 10 点;还有知名作家村上春树,他的起床时间是 4:30。
和这些人比起来,联想柳传志 5 点,百事可乐 CEO 雷尼蒙 5 点,百度李彦宏 5 点,还有我也是每天 5 点,都算起床挺晚的了。
玩笑归玩笑,让我们回到主题。我们说: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你觉得早起对一个人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到底是「因」还是「果」呢?
我之所以认为早起是一个「因」,是因为早起的红利能让一个人干很多事情,而且我自己也由于早起,也已经品尝了早起给我带来的诸多好处:
第一,早上的时间没人打扰,读书、写作很容易就能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,学习输入和写作输出的效率都特别高;
第二,早上交通的通勤资源非常丰富,在地铁里也能十分舒适的阅读电子书;
第三,我自己还有一个「人体电池」的理论。如果把人类比成一个手机,早上起床后一个人倘若是电池充满的状态,那么晚上临睡觉前显然就是电量低于 20 的低电量状态了。一个满电量、一个低电量,这两种状态哪种更容易陷入焦虑,自然是一目了然。
既然早起的好处有那么多,那到底要如何才能养成早起的习惯呢?
答案是:把你的早起计划分为三个阶段,逐一实现。
第一阶段:每天 1 分钟,初步摸到门槛
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阶段,初始阶段中,我们正好可以复习一下前面课程中讲到的 WOOP 思维,温故而知新。
如果你还记得,WOOP 心理思维四步法要求我们通过比较希望和现状的差距,找到障碍点,然后针对障碍,采取「一旦……就采取……」的计划。现在,就让我们根据 WOOP 思维四步法的步骤一起来走一遍。
第一步 W,Wish 希望:你希望早起,于是把闹钟也调成了 5 点;
第二步 O,Outcome 现状:你的现状是早上被闹钟闹醒后,一看是 5 点,巨大的困意袭来,想想要不早起还是明天再进行吧,今天实在太困了。于是,就按掉闹钟接着睡。这样一来,早起的计划就被延后了,就这样日复一日,你的早起计划始终没能实施。
第三步 O,Obstacle 障碍:如果原本你的起床时间是 7 点 30 分,而现在硬是调成了 5 点,早上醒来时,当你面对 2 个半小时睡个回笼觉的巨大诱惑时,这份诱惑将远远大于你起床的动力。
好了,分析到这一步为止,你已经厘清了,阻碍你早起的最大障碍是继续睡的诱惑大于早起的动力,所以我们就明白了这道题的题眼,接下来就是找到解题的具体措施。
我推荐你的解法是:把诱惑变小。我们来看具体要怎么做?
你可以把明天要起床的时间调整成为 7 点 29 分。
什么?才早起 1 分钟?说好的早上起来读书、写作,物我两忘呢?
对不起,因为你现在还没到这个阶段,所以我需要先帮你逐步逐步地养成早起的习惯。
因为明天早上闹铃响的时候只比平时早 1 分钟,而再多睡 1 分钟的诱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小于你想要养成早起习惯的动力,所以你会发现如果这么做了,执行起来就会没那么费力,因此,你「按时起床」的概率会很高。
所以,第四步 P,Plan 计划就有了:明天比平时早起 1 分钟,一旦闹铃响就马上起来。
第二阶段:红包策略,培养大脑习惯
仅仅早起 1 分钟一定不是你想要的,所以这个 WOOP 四步法我们要不断地继续。也就是说,明天你 7 点 29 分按时起床了,那么后天的起床时间则是 7 点 28 分,大后天的起床时间是 7 点 27 分。
在后面的日子里,你每天的起床时间都比前一天要早 1 分钟,这种「温水煮青蛙」的循序渐进将帮助你用 5 个月的时间,来为你实现首次踏上「早上 5 点起床」的门槛。当然,如果你觉得要 5 个月的时间才能跨过这道门槛好像有点长,那么你也可以每天早起 2 分钟或者 3 分钟,这样你只要花费 75 天甚至 50 天的时间,就能实现这个目标啦。
但是,这里有但是哈。但是,不少早起的人遇到的第二个障碍,你可能也会马上遇到:
他们会发现早上慢慢地多出了那么多时间,但是又不知道要去做什么?
这会导致你虽然可以做到几次 5 点起床,但很快又会把这个目标放弃。
等等,不是我们说好早上起床「读书写作,物我两忘」的吗?怎么会多出的时间不知道做什么呢?
我们讲,习惯模型是:触发-行动-大脑奖励。
你现在 5 点起床虽然做到了,但生物钟还没完全固定下来,而读书写作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反人性的,是需要你花费心力、脑力、体力去做功的,所以此时对坚持早上 5 点起床来说,除非你是天生学习狂热者,否则读书写作不是「大脑奖励」,而是「大脑惩罚」。
你的大脑在这段时间不会让你选择去「读书写作」,但它又对到底要去做其他什么事情一时又没有方向,所以才会发生这样尴尬的局面。
所以,此时最好的策略不是「早起读书写作」,而是「早起娱乐」。
是的,你没有听错,为了巩固你的早起习惯,你要刻意安排早上提早起来干一些能给你大脑带来奖励的东西。
比如有些同学爱看电影,所以这 2 个半小时足够你看一部豆瓣或 IMDB 高分影片的;有些爱玩游戏的,你也可以早上玩玩游戏;有些还可以刷刷淘宝、逛逛拼多多。总之怎么开心怎么来……
我知道渴望战拖的你此时心里可能有些打鼓,早起就干这事儿,那还不如不早起呢!
别急,就像很多新 app 在开拓市场时会采取免费策略或者红包策略,用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。我们现在让你的大脑爽,目的也是一样一样的,一旦你的大脑已经习惯了早上 5 点起床,那么接下来,你就可以收走奖励它的「红包」,开始去做些高大上的事儿了。
第三阶段:习惯养成,收割早起红利
如果你已经连续 2 个月都能做到 5 点起床,那么恭喜你!你可以开始收割早起红利了。怎么来收割呢?
我把我自己如何收割早起红利的安排给你讲一下,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:
早上 5 点起床,把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的饭菜倒进锅子中加热,然后去洗漱;
5:02-5:05,单腿独立完成刷牙,洗脸;
5:05-5:20,一边吃饭一边继续阅读昨天读到一半的电子书;
5:20-5:45,吃完早餐,用一个番茄钟写 500~800 字,状态好的时候可以写 1000 字;
5:45-5:50,清理碗筷准备出门;
5:50-6:05,快走到达地铁站,同时路途中耳朵里塞上蓝牙降噪耳机,收听得到的《罗胖精选》;
6:05-7:15,地铁通勤,阅读电子书;
7:15-7:30,快走到达公司,同时用蓝牙耳机收听音频内容;
7:30-7:50,进会议室摊开瑜伽垫做一节腹肌撕裂者和一组深蹲;
7:50-8:50,回顾昨天的工作内容,计划今天需要做的工作,思考重点工作的障碍点和应对计划;
8:50-9:10,做一段冥想;
9:10-9:30,点好中午的午餐,同事陆陆续续到场,投入一天的工作。
你看,这是我收获的早期红利:通过 5 点起床,利用早上的时间把知识输入、输出、运动、冥想以及工作中重要的回顾和计划,重点工作的卡点和突破计划都完成了,而且在思考后还安排了一段解压冥想,并且在别人每天临近中午匆忙点餐的前,就已经非常从容地把包括午餐在内的事项统统安排妥当了。
正是在这样有规律的安排下,我几乎每天都能比身边人多进入 23 小时的高效时间,而且在这 23 小时的高效时间中,不仅仅有执行层面的日拱一卒,还有大段大段对中长期的思考。
那对于你呢,是不是也一样可以利用早起,阅读、锻炼、收听新闻、提前到公司准备好一天的工作计划…….甚至还可以把很多平时觉得没有时间完成的计划,提到早晨的日程中来?比如我的学员中,就有利用早起时间准备在职考研的上班族;有利用早起时间写作投稿赚副业收入的宝妈;有利用早起时间学英语准备雅思考试的大学生;还有非常非常多学员和我一样利用早起读书、写作,不断输入新知识让自己比同龄人飞速成长……你看,这些就是我们在进入第三阶段:养成早起习惯后,能够收割到的红利。
你可能以前经常听到过这样的说法:人与人之间的差异,一在于选择;二在于选择之后是犹犹豫豫地蹒跚前行,还是像疯子一样认准方向一路狂奔。
早起的红利,正是我,也是你,可以找准眼前方向,然后通过日拱一卒,偶尔猛进,一路狂奔的时间。
最后总结一下,我和你讲了早起计划的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:每天 1 分钟,初步摸到门槛。即通过每天早起 1 分钟,用 5 个月的时间首次达到 5 点起床;
第二阶段:红包策略,培养大脑习惯。一开始别用早起时间做一些高大上但引起「大脑惩罚」的事情,而是通过娱乐的方式,给大脑以奖励,从而巩固每天 5 点起床的习惯;
第三阶段:习惯养成,收割早起红利。我和你了我的早起安排,希望你也能利用好早上 2~3 小时的高效时间,来让你也能从容地找准方向,日拱一卒,一路狂奔。
最后给你留一个作业,我想请你说说你的早起计划。
好了,这一讲就先讲到这里。下一讲我会来和你讨论:拒绝熬夜,怎样在身体层面支持你保持自律。
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结束了,如果课程内容对你有帮助,欢迎给更多需要的朋友们。感谢您的收听,我是行为设计心理的研究者和践行者何圣君,我们下次见。
备案号:YXX13KaDnw2se6mdKpSNBlM
拒绝熬夜:怎样在身体层面支持你保持自律?
评论
高效抗击拖延症:引爆自律力的行为心理指南
个人发展学会智囊团 等
×